栏目位置:浙江省温州市律师事务所>>温州市律师>>温州律师>>文章推荐

订定法院办理刑事诉讼协商程序案件应行注意事项

温州律师订定法院办理刑事诉讼协商程序案件应行注意事项

订定「法院办理刑事诉讼协商程序案件应行注意事项」

发文单位:台湾当局

文  号:台厅刑一字第0930009910号

发布日期:2004-4-9

执行日期:2004-4-9

生效日期:1900-1-1

  中华民国九十三年四月九日司法院院台厅刑一字第0930009910号函订定发布全文14点;并自即日起实施

  一、(适用协商程序之要件及协商程序之开启)

  得适用协商程序之案件,以被告所犯为死刑、无期徒刑、最轻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且非高等法院管辖之第一审案件,而法院为协商判决所科之刑,系宣告缓刑、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为限。不论案件原系适用通常、简式审判或简易程序,凡经检察官提起公诉或声请简易判决处刑者,于第一审言词辩论终结前或简易判决处刑前,检察官得于征询被害人之意见后,径行或依被告或其代理人、辩护人之请求,向法院声请同意于审判外进行协商程序。至于检察官声请同意之方式,以书面或言词为之,均无不可;惟若以言词声请者,应限于开庭时,例如:移审羁押讯问、勘验、准备程序或审判期日始得为之,法院书记官应将声请意旨记明笔录。法院当庭为同意与否之谕知者,应并予记载;若以书面声请,不论同意与否,法院均应当庭谕知或函知检察官。(刑诉法四五五之二第一项、四五五之四第二项)

  二、(协商程序之进行)

  检察官经法院同意进行协商程序后,应于三十日内就(一)被告愿受科刑之范围或愿意接受缓刑之宣告,(二)被告向被害人道歉,(三)被告支付相当数额之赔偿金,(四)被告向公库或指定之公益团体、地方自治团体支付一定之金额等事项,于审判外与被告或其代理人、辩护人完成协商程序。所称「愿受科刑之范围」包含主刑及从刑。又为维护被害人权益,检察官就上开(二)、(三)事项与被告协商时,应征得被害人之同意,始得为之。另为使被告能有足够之能力或立于较平等之地位与检察官进行协商,法院于知悉被告表示所愿受科之刑逾有期徒刑六月,而未受缓刑宣告,且未选任辩护人时,法院应即依刑诉法第四五五条之五第一项指定公设辩护人或律师协助被告进行协商,以确保被告权益。(刑诉法四五五之二、四五五之五第一项)

  三、(声请协商判决之方式)

  当事人双方于审判外进行协商,经达成合意且被告认罪者,由检察官向法院声请改依协商程序而为判决。以言词声请者,应限于开庭时,例如:勘验、准备程序或审判期日始得为之,法院书记官应将声请协商判决之旨及协商合意内容记明笔录;以书面声请者,应记载其声请协商判决之旨及协商合意内容。协商之案件,被告表示所愿受科之刑逾有期徒刑六月,且未受缓刑宣告者,并应检附公设辩护人、指定或选任律师协助进行协商之证据,例如:检察官制作之协商纪录等;又协商合意之内容含有被告应向被害人道歉或支付相当数额之赔偿金者,并应提出被害人同意之证据。(刑诉法四五五之二第一项)

  四、(声请协商判决之调查)

  为确保协商程序之正当性,法院应于受理检察官协商判决声请后十日内讯问被告,并告以所认罪名、法定刑度及因适用协商程序所丧失之权利,例如:(一)由法院依通常程序公开审判之权利,(二)诘问证人及与其对质之权利,(三)保持缄默之权利,(四)法院如依协商合意而为判决时,除有刑诉法四五五之四第一项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六款、第七款所定情形之一者外,不得上诉。法院确认被告系自愿放弃前述权利后,始得作成协商判决。(刑诉法四五五之三第一项、四五五之十第一项)

  五、(查明声请简易判决处刑或协商判决)

  对于适用简易程序之案件,在审判中检察官为被告向法院求刑或请求为缓刑之宣告时,法院应查明检察官系依刑诉法第四五一条之一第三项声请简易判决处刑或依同法第四五五条之二第一项声请协商判决,以为适用法律之依据。(刑诉法四五一之一第三项、四五五之二第一项)

  六、(撤销协商合意及撤回协商声请)

  被告撤销协商之合意或检察官撤回协商程序之声请时,若合于刑诉法第四五五条之三第二项之规定者,不待法院准许,即当然发生撤销或撤回之效果;如不合于刑诉法第四五五条之三第二项之规定者,应予驳回。上开撤销或撤回得以言词或书面为之。(刑诉法四五五之三)

  七、(不得为协商判决之情形(一))

  刑诉法第四五五条之四第一项第三款所谓「合意显有不当」,例如:被告虽已认罪,惟法院认应谕知无罪之情形。又第五款所谓「法院认定之事实显与协商合意之事实不符者」,例如:检察官以被告涉有刑法第三二○条第一项窃盗罪嫌提起公诉后,检察官与被告达成协商合意,被告承认检察官起诉之窃盗罪,惟法院认被告应构成刑法第三四九条第一项赃物罪之情形。(刑诉法四五五之四第一项第三款、第五款)

  八、(不得为协商判决之情形(二))

  检察官起诉或声请简易判决处刑之案件,如被告系犯数罪,且有裁判上一罪关系,而被告仅就较轻之犯罪事实认罪者,因被告尚有其它较重之犯罪事实,依刑诉法第四五五条之四第一项第六款规定,法院即不得为协商判决;如被告所犯数罪应分论并罚,虽有部分犯罪系属第四款不得声请协商判决者,法院仍得就其它部分犯罪为协商判决,惟协商合意内容含「被告愿受缓刑宣告」之情形,而嗣后应依刑法第七十五条第一项第二款撤销缓刑宣告者,可认有刑诉法第四五五条之四第一项第三款「合意显有不当」之事由,即不宜为协商判决。(刑诉法四五五之四第一项第三款、第六款)

  九、(协商判决范围)

  为明执行范围,检察官及被告如就刑诉法第四五五条之二第一项第二款至第四款所定事项达成合意,法院于作成协商判决时,应将上开事项附记于判决书或代替判决书之宣示判决笔录。(刑诉法四五五之四第三项)

  十(声请协商判决之驳回)

  法院驳回协商声请之裁定,系关于诉讼程序之裁定,不得抗告。(刑诉法四五五之六)

  十一、(协商过程中陈述之证据能力)

  法院未为协商判决时,被告或其代理人、辩护人于协商过程中之陈述,在本案或其它案件中均不得采为不利被告或其它共犯之证据。至于法院作成协商判决时,被告或其代理人、辩护人于协商过程中之陈述是否得采为其它被告或共犯之不利证据,应适用刑诉法其它规定解决。惟在其它被告及共犯之审判中,法院应审酌此等陈述系在协商过程中取得,更应确保其它被告及共犯之对质诘问权得有效行使。(刑诉法四五五之七)

  十二、(协商判决书及宣示判决笔录之制作)

  协商判决书之制作,准用刑诉法第四五四条关于简易判决书制作之规定。代替判决书之宣示判决笔录应记载主文、足资认定既判力范围之犯罪事实要旨及据以论罪处罚之条文。(刑诉法四五四、四五五之八、四五五之九)

  十三、(协商判决书及宣示判决笔录之送达)

  法院为协商判决后,书记官应立即制作协商判决书正本或宣示判决笔录正本或节本,送达于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告诉人、告发人;其内容若含有依刑诉法第四五五条之四第四项得为民事强制执行名义者,并应送达于应受给付之被害人、公库、公益团体或地方自治团体等。法院以宣示判决笔录代替判决书者,如当事人声请法院交付判决书,书记官应制作协商判决书正本送达。(刑诉法四五五、四五五之八、四五五之九)

  十四、(协商程序之证据调查及法院组织)

  协商程序案件不适用刑诉法第一五九条第一项有关传闻法则及同法第二八四条之一应行合议审判之规定。(刑诉法一五九第一项、二八四之一、四五五之十一)

【温州刑事律师】是指在温州地区专业提供刑事法律服务的律师,温州刑事律师业务涉及刑事各项法律事务,包括与刑事有关的刑事和非诉事务等,凡遇到刑事法律问题均可联系该温州刑事律师。